近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开展广州地区部分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报名工作的通知》。通知显示,根据《关于做好我省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做好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广州药品集团采购平台现开展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报名工作。
零售药店市场,将迎大变局
据了解,广东省药店有5.4万家,在全国排名前列。而该省对零售药店的规范也往往走在全国前列,包括药店分级管理、跟进4+7试点结果、停止药房托管、实施带量采购等。因此,此次《通知》的发布也意味着,第三批国采药降价对零售业的冲击,将先在广东显现,并或将辐射全国。
事实上,在带量采购对医药市场的不断颠覆中,零售市场早已无法置身事外。在前两次国采的推进下,药店纳入省级平台集采,已经在包括山东、上海等多个省市进入落地阶段。而从头一批带量采购结果来看,对药店的影响已有数据证明——2019年上半年,全国零售药店销售初次低于GDP的增幅,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这还是在头一批带量采购的品种数还不是很多的前提下。
而在第三批国家集采品种更多,降幅更大,以及各省市医保局均已明确:鼓励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自愿参加的背景下,对零售药店的影响一定会比以前更突出。
毕竟,对用药人来讲,价是换不来量的,大部分人不会因为药品价格下降而加量服用,就算顾客还是原来的顾客,数量维持不变,价格的大幅下降一定会使销售和毛利额大幅下降,药店在这个政策下将面临较大困境,市场也或将迎来大变局。
药店转型升级需加速
在首批4+7的时候,零售药店还属于被边缘化的领域。不过,自从4+7扩围和第2批国家集采开始,国家集采对医药全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也逐渐蔓延到零售药店。
业内专家坦言,“目前药店还处于见招拆招的阶段,在客流下降的时候,如何做好医保和非医保产品的结构调整,把医保占比从70-80%下降到30%,拓展新盈利模式,加速转型,将是其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的来说,药品零售业是典型的政策市场,行业发展与走势受政策的影响颇大。随着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的日益严格,药店经营成本的不断提高,仅仅依靠医保赚钱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对药店经营者来说,不应只是被动接受政策安排,应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政策、利用政策向多元化发展,并对非医保定点模式进行创新。
(文章来源:赛柏蓝)